陕西省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Shaanxi Credit Re-guarantee Co.LTD
服务热线: 88606038
 

党的建设

News
News 新闻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五大维度

日期: 2018-07-12
浏览次数: 131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运筹。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系统把握、勇于实践。

关键词:治国理政 五大维度 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各种思想文化大激荡等的深刻认识,在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针对“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五大维度。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在新进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党的十八大精神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可以囊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之下,都是以这个主题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际关系与外交、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社团工作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完整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更加广阔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前景。

根基:“两个巩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力量的源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硬实力”,还取决于指导思想、价值理念、文化道德、精神文明等“软实力”。在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找到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情感的共鸣点、共同奋斗的着力点、根本利益的结合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实现“两个巩固”,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姓“马”姓“共”,强“精神之钙”,不能得“软骨病”,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真经”;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道德建设为支撑,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并把它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保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形象,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可度,对执政地位的支持度,对执政行为的信任度。党的执政形象,并不是只要有了领导权、执政权,然后发号施令,就自然而然有了,关键是要做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具体体现在,执政理念要做到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政治制度要做到规范化和程序化相统一、政治领导者要做到有道德与有才干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腐败亡党亡国”,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坦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更加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也就是说,要大大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社会认同度、心理支持度和行为信任度,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习近平总书记治国以务实为重,治党以严字当头,首先以抓党的作风建设带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仅铁拳反腐,还相继推出了“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三严三实”、纪检全覆盖、中央巡视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等。

布局:“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第一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按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我国到建党100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是历史相承的,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愿景。很明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宣示他的重大执政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强调,实现中国梦是“战略目标”,是“共同愿景”,是“时代主题”,是“最大公约数”,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和平梦。到2020年,第一个100年即将结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突出强调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布局。

发展:“五大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理念的继承、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对于我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坚持“五大理念”搞发展,将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更加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搞建设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素质本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发展见效的思路举措,指导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等,2014年。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学习教育”)。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  《通知》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组织全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
2025 - 04 - 29
中央八项规定是指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体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简称“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是对中央政治局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1)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
2025 - 04 - 29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不断细化和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中央八项规定具体条文主要是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但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全党同志的共同要求,体现以上率下的精神,具体是指符合中央八项规定内涵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的统称,是每一名党员都应当遵守的要求。那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按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表,按照两大类型统计问题数据:一类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类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1)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  (2)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 ...
2025 - 04 - 29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次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肩负正风肃纪反腐重要职责,一方面要立足职能职责推动学习教育在全党扎实开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上走好第一方阵。  坚持站位全局,深刻领会开展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战略高度,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纠治“四风”,以小切口带动作风大转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关闭窗口】【打印
官方微信
官方头条
 
咨询:029-88352911
电话:029-88606038
陕西省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总部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关街道桃园南路1号丝路国际金融中心C座16-18层
电话:+86 0755-2955 6666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